

所有项目责任人均具有5年以上设计及管理经验
每一项目由3-5人成立项目小组,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周期平均缩短20%
99%合作客户均签订年度项目服务
探索将世界上最大的标志结合在一起的特征,以及设计自己的标志的技巧。
让标志恰到好处是创建一个有效的品牌标识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设计一个标志应该是一个减少的过程(但并不总是简单),以明确的目标和执行的信念为基础。
设计师如何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创造出新的和原创的标识,并通过形式上的简约来传达丰富的理念。请继续阅读,进一步了解世界上最好的标识中出现的共同主题,以及如何在你自己的标识设计工作中利用这些概念的建议。
01.结合思想
试着找到共同点
当把两个想法结合在一起时,寻找形式的共性。尽管笨拙和丑陋在标识设计中确实有自己的位置,但相关性,而不是不协调,往往会带来一个更普遍的令人满意的结果。
02.使静态成为动态
重复的形状意味着运动感
使用方向,图案和重复来给静态形式一种运动感和视觉兴趣。这可以从使用对角线或箭头,物体的径向排列,改变线条的粗细变化,大小的增加,或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过渡。
03.添加图层
创造出比你看到的更多的设计
使用线宽和负空间或局部对象的密度来显示次图像。你可以使用此功能在标志中构建层以创建视觉层次结构。这种发现和惊喜的元素对观众来说是有价值的,而它的执行难度将有助于区分它和确保记忆性。
04.研究视觉语言
考虑受众。他们是专家还是更广泛的消费者市场?寻找品牌活动和形式之间的联系。花时间去理解受众的看法和联想。
特质
寻找你所在领域的主题
学习你所在行业的视觉语言。它是否有一致和具体的原则或符号,你可以借鉴?例如,建筑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很适合于图形。
空间、结构、光线、阴影,流动和张力提供了一个伟大的点,从中开始构建一个标志,可以参与一个特定的群体,其中许多都是重复出现的概念,但是设计师仍然设法从这些元素中构造一些新的、独特的和有趣的东西。
通常用法
有些符号打破了语言障碍
箭头表示速度和方向,球体表示国际,眼睛表示观察。这些都是传播普遍思想的可行工具。虽然在沟通上有些生硬,但它们可以成为一个包容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构建。
区别可能来自于你呈现它们的方式,或者将它们与图像、字母或形式配对。
这种类型的最好例子往往是良好的观察技能和识别共性的能力的产物。
05.利用负空间
有时候,当你什么都不说的时候,反而更好。
将负空间看作是标识中有价值的对象。专注于你在图表中以及周围创建的空间。它与填充物形成了平衡还是有趣的对比?它是用来添加额外的图像吗?考虑一下,在不同的基底上,屏幕上的负空间可能会变得更加突出或缩小。认识并利用这种不断变化的状态。
06.利用抽象
横向思维创造出独特而难忘的标志
标识不需要在它们传达的思想中明确。这种类型的标志可以用来设置基调和传达一种感觉。寻找与商业和工业相关的图像,裁剪它,制作一个图案,重新解释它。人们在里面看到什么并不重要。留下解释的空间是有价值的。
人们喜欢拼图,有机会建立联系并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在艺术领域尤其有用。直觉而非理智,主观高于客观,也是有用的考虑因素,在适当的背景下是有效的。
07.找到相关的符号
你设计的标志可以自由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当涉及到表现形式时,要看摘要。你被要求表达什么?如何最好地表达这些元素?找到合适的工具来传达特定的想法是至关重要的。Logo也许是当今多媒体世界中最有限的媒介,但仍然有能力传达某种品牌的东西。
有故事要讲吗?是否有与品牌相关的历史符号或图像?品牌是否有独特的价值观、历史或流程?对于更广泛的品牌识别项目,请考虑标识如何添加、补充或加强其他想法和资产。
08.包括对比度
异性相吸,即使在logo设计中也是如此
考虑组合对立的元素:平滑和锐利;厚和薄;静态和动态;正和负;突发性和过渡性;还原和华丽。正确的对比可以是非常惊人的,并从最简单的形式实现影响和记忆。
09.乘元素
一个形状可以变形成许多设计
使用形状构建其他形状。二元性和多重性——通过重复或结合其他图像来创建一个图像——是从简单形式中获得区别和兴趣的好方法。将图像和类型一起协同考虑或从类型中绘制图像。利用负空间和形状的共性,以一种自然而独特的方式将想法组合在一起。只保留两个想法,寻找一个舒适的视觉平衡和沟通的清晰度。
10.充分利用稀疏形式
记住经典的设计理念:少即是多
利用线条的粗细和物体的密度和分组,创造出明暗、深度和结构感。剪掉阴影,绘制高光,创建一个部分的形状,但一个完整的图像。使用虚幻的轮廓来暗示而不是明确定义形状。尽可能少做多实现。
11.使用精细的细节
充分利用现代高清工具
现代复制技术和高清屏幕意味着设计师现在可以拥有更细的线条、更紧密的形状和更复杂的交织形式。开放地使用这些。尽管值得考虑,但可伸缩性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过时概念。
在合适的语境中,它们可以传达细节,或与较重的形状形成对比和强调。考虑一下如何在保持标识细线的同时将其放大。
本文由海空设计(北京海空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翻译整理,版权归本公司所有,如需转载到其他平台,请联系作者(微信ID:haikongsheji)。
原文地址:https://www.creativebloq.com/features/8-famous-logos-that-look-unbelievably-similar